◎本报记者 赵汉斌
兰科是被子植物最大科之一,全世界约有700属2.8万种,不少种类是重要的观赏花卉和珍贵药材,具有较高的价值。
科技日报记者5月9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该园研究人员成功解析了兰科石斛属鼓槌石斛种子萌发的发育模式,这不仅增进了人们对兰花进化的理解,也为进一步研究兰花与真菌共生的机制,以及兰科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繁育提供了重要见解。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园艺学》。
值得一提的是,兰科在幼苗形成之前,通常要经历原球茎的发育阶段。原球茎是兰花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学构造,可理解为呈珠粒状由胚性细胞组成的、类似嫩茎的原器官。
“形成原球茎,是兰科植物特有的发育阶段,是幼苗形成及构建菌根共生关系的关键时期,决定了种子能否顺利发育形成幼苗。”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植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研究员罗艳介绍。
原球茎的组织分化过程是怎样的?它在兰花种子萌发过程中有哪些生理功能?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找到了理想的“模特”和协作“伙伴”——鼓槌石斛和胶膜菌。
研究人员小心地从鼓槌石斛果荚中取出种子,并在零下20℃储存,以便将来好唤醒它们用于实验。与此同时,他们还用上了能促进种子发芽的胶膜菌。“这种真菌,是兰花种子发芽的重要‘伴侣’,培养7—9天后,我们就把活跃的菌丝接种到兰花种子之上。”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硕士研究生高鑫祯介绍,“我们利用解剖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官方彩票》察到鼓槌石斛与胶膜菌GC-15共生发芽过程中原球茎的发育过程。”
高鑫祯说,根据形态和解剖结构特征,鼓槌石斛种子的萌发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他们发现,原来原球茎形成发生在较前阶段,并在中间阶段有了明显的组织分化,顶部的胚性细胞发育形成子叶,中上部的中心位置,则分化出茎顶端分生组织。
“在种子开始吸水膨胀的初始阶段,胶膜菌菌丝就通过种孔侵入种胚,后期则通过假根进入,在原球茎中下部特定的薄壁细胞中增殖,但菌丝最终会被原球茎消解,作为多糖营养物质,给原球茎发育提供营养。”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副研究员邵士成说,他们还发现,种子的成熟种胚事先已规划好发育“蓝图”,种胚会明显分化形成几个功能区,分别发育形成子叶和茎顶端分生组织以及共生真菌定殖区,分别行使光合作用、幼苗营养体建成和供给营养的功能。
看似结构简单的种胚,借助共生真菌“伙伴”的力量,完成了复杂的发育过程,获得了子叶、茎顶端分生组织、假根以及菌根等组织器官,形成原球茎这一功能体,从而开启兰科植物幼苗的生命旅程。
这是92岁的巴菲特第二次访问日本,受到全球市场关注,并 ⛺有官方彩票可能对海外资金投资日本股票产生影响。当天,日经225指数收 ⏳盘上涨310.84点 ❥,涨幅1.12%,报27944.5点。
电影概念股今日普涨,猫眼娱乐(01896)涨3.69% ⏳,报8.71港元;阿里影业(01060)涨3.92%,报0.53港元;IMAX中国(01970)涨3.76%,报7.73 ❤港元;稻草熊娱乐(02125)涨0.95%,报1.06港元。
本报记者 孙睿 【编辑:朱启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