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外部不确定性上升之际,中国正打出多张“政策牌”,以期为外贸解忧。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前4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同比增长7.5%。此间学者认为,这一积极表现得益于官方接连出台政策、企业灵活调整战略等多方面因素,但因外部风险仍存,不能掉以轻心。
最大的挑战源自贸易保护主义。
精准“出牌”稳外贸,是中国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分析认为,从近期官方释放信息看,中国稳外贸着眼从三方面发力。
🔺其一,进一步扩大开放。
在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后,中国近期推出《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要加快推进电信、医疗等多个重点行业领域开放,并新增大连、宁波等9个试点城市。
《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也于日前印发。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中国22个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占全国约五分之一的外商投资和进出口总额。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近日提到,未来将根据产业发展实际需要优化调整区域布局范围,按照中央部署稳妥有序研究推进,为自贸试验区创造更大发展空间。
分析指出,一系列《11086彩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举措,有助于促进外贸结构优化和外资质量提升,以扩大开放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其二,“两条腿走路”。
全球经贸增长挑战增多,实现“两条腿走路”,即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成为帮助外贸企业“解困”的又一思路。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此前调研指出,面对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外部环境,国内市场是外贸企业的坚强后盾,要更好发挥超大国内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助力企业应对外部冲击。
数据显示,自商务部4月启动“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以来,截至5月初,已累计达成采购意向逾167亿元(人民币,下同),吸引2400多家外贸企业和6500多家采购商参加。京东、美团等电商平台也以流量扶持、设立专区等不同方式,助力外贸企业拓内销。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认为,通过减少内外贸业务之间差异,双循环得以更好推进,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造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了更好条件。
🔺其三,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新业态已渐成外贸增长重要引擎。去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面对外部形势变化,中国正加快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创新发展。
日前,中国国务院同意在海南全岛和秦皇岛等15个城市(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受访专家指出,跨境电商综试区扩围将进一步推动外贸优化升级。
商务部表示,将推动新设综试区尽快落地见效,同时大力开展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品牌培育、国际合作等专项行动,推动综试区建设提档升级。
结合外贸进出口发展态势看,上述政策利好效应正渐次释放。海关总署数据显示,4月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速较一季度加快4.3个百分点,出口增幅有所扩大,进口也由降转增。
分析认为,官方此次打出的政策“组合拳”既着眼短期订单稳增长,亦关注中长期外贸结构优化和开放水平提升。随着各项政策逐步落地显效,将为中国外贸注入更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