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冲击资本市场未果的绿茶,终于要圆梦港交所了。
截至目前,绿茶集团已经停止认购,IPO融资认购倍数达到282.11倍,融资认购金额为341.51亿港元。绿《49图库安卓下载安装》茶集团此次全球发行约1.7亿股,招股价为7.19港元/股,预计净集资额最高约12.1亿港元,其中30%是老股发售。
如无意外,绿茶拟在5月16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这是今年港股迎来的又一个消费赛道知名企业。
绿茶之前,蜜雪集团、沪上阿姨已经登陆港交所并受到投资者的追捧:蜜雪集团超额认购倍数高达5125倍,刷新了港股历史纪录;沪上阿姨认购倍数也近3400倍,是同期上市的“最热新股”之一。
消费赛道迎来IPO热潮之际,老庙黄金、泡泡玛特、毛戈平等企业纷纷交出亮眼成绩单,其股价的持续攀升更在资本市场掀起投资热潮。经历去年的调整期后,消费板块终于迎来强势复苏,在政策红利与市场情绪的双重驱动下,正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新风口。
这其实是绿茶第三次通过港交所聆讯。
此前,绿茶曾在2022年两次通过聆讯,距离上市仅一步之遥,但由于市场环境等客观原因,绿茶未能顺利登陆港交所,此次则是赶上了“好时机”——今年恒生指数延续去年的升势,加之消费股业绩和股价表现具有想象力,绿茶才最终得以成行。
港股市场今年有不少消费企业刷新投资者认知的情况发生:2月26日,蜜雪集团港股公开发售正式结束,其融资认购倍数高达5125倍,认购金额突破1.77万亿港元,刷新港股“冻资”纪录。
随后,蜜雪集团股价也持续上行,截至5月15日,蜜雪集团报447港元/股,而它上市时的定价为202.50港元/股。
不仅是蜜雪集团,今年与之前后脚上市的茶饮企业古茗,在上市之初“遇冷”破发的情况下逆势突破,古茗的市值在5月15日已经接近580亿港元,相较于上市之初已经翻倍。
除了餐饮类企业,潮玩类企业也受到投资者青睐。今年1月上市的布鲁可在公开发售阶段获5999.96倍认购,上市首日更是一度高开80%,由于近期有新品推出的预期,股价走势也保持强劲。
此外,多数新股也表现不错,老铺黄金、泡泡玛特和毛戈平等公司也焕发出新活力,成为消费赛道独特的存在。老铺黄金股价已经超过680港元/股,泡泡玛特则在“labubu”IP的催化之下从年初至今实现股价翻倍,毛戈平年内的涨幅也超过80%。
未来的一段时间,港股市场或将迎来更多的消费企业:老乡鸡、八马茶业、鸣鸣很忙以及遇见小面等均已经向港交所递表,如若顺利将有望在年内完成上市。
消费股受到热捧的逻辑,与政策的支持不无关系。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这极大刺激了消费品企业的成长预期,也为消费品企业带来消费需求。
从宏观层面来看,今年消费市场实现平稳开局。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7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增长5.9%。一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2%;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
从业绩表现扫描,一些头部企业的高成长性已经显现。4月22日,泡泡玛特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整体收益(未经审核)较2024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65%—170%。其中,中国收益同比增长95%—100%。从渠道来看,中国市场线下渠道同比增长85%—90%,线上渠道同比增长140%—145%。
4月28日,老铺黄金发布2024年度报告也显示,过去的一年,老铺黄金实现销售业绩98.0亿元(含税),同比增长166%;实现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254%。在周大福、周生生业绩表现均不甚理想的前提下,老铺黄金逆势增长,也是市场“挑中”它的重要因素。
随着消费企业赴港上市潮持续升温,多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投资人及业内人士指出,短时间内,在消费市场仍然实现增长的前提下,港股消费板块的热度有望延续。但从中长期来看,如果消费企业自身的高成长性消失,市场或将回归理性。
沈萌以老铺黄金和泡泡玛特为案例指出,这两家企业所在的赛道不仅受益于消费提振政策红利,还分别受到投资需求和年轻群体消费力的持续驱动。“不过,若业绩出现持续性疲软,消费板块的市场热情或将逐步降温。”他补充道。
比较典型的如,“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当前股价约1港元/股,其2024年也录得较大幅度亏损;百果园境况也与之类似,同样录得巨亏并且股价持续承压。
这反映出消费行业的投资逻辑已趋于理性,并非所有企业都能赢得资本青睐,真正的估值支撑仍取决于企业的持续成长能力和业务基本面。
一位港股投资者在阐述其投资策略时指出,消费企业集中选择赴港上市,核心在于市场对其成长潜力的认可。“相较于A股以必需消费品为主的格局,港股提供了更丰富的投资选择,”他分析道,“当前最受追捧的两类标的:一类是在下沉市场深度渗透、具备完善供应链体系的食品饮料企业;另一类是能精准捕捉年轻消费群体、提供情绪价值的新兴品类。”
富国基金分析认为,港股“新消费”由服务消费与情绪消费主导。港股通消费指数中细分方向覆盖更均衡,非必需消费权重占比达68.6%,更紧密契合了Z世代对个性化、体验型消费日益增长的需求趋势,精准捕捉消费升级的“时代切片”。
责任编辑:王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