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州8月16日电(鲍梦妮)8月15日,由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主办的“碳中和与能源智联”研讨会在浙江湖州举办,学界专家共论面向碳中和的能源系统转型。
当下,中国约82%的能源消费为化石能源,并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检测评估中心主任张小曳看来,中国正在走一条既综合统筹发展和安全、又兼顾国际责任的碳中和之路。
“中国需要提出如何按照自己减排人为二氧化碳路径、节奏、方式、力度形成的全球减排情景设计方案。”张小曳说。
2021年,中国气象局建成首个碳汇监测核查支撑系统(CCMVS),可客观、全面和及时监测与核校全球、全国、省、市及格点尺度的人为碳排放总量变化、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变化。
“此系统解决了全球多尺度的碳收支透明度和归一化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够在全球情景中更准确地预估出未来的气候变化、造成的风险、不同城市恢复能力等,形成中国的研究。”张小曳表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是能源系统转型。清华大学机电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副教授张宁在作主旨报告时指出,确保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快速增长对于实现电力部门的低碳化至关重要《万博手机版3.0》。
“电力系统解决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问题。”其认为,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源、网、荷、储协同规划,而数字化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底层基础。数字化赋能新型电力系统,能够为系统良好运行提供底层支撑。
如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正是对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要求的回应。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副教授徐梁飞指出,在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态势位于首位;燃料电池汽车近几年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在经历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大规模示范验证后,正在进入商业推广期。
其结合团队研究指出,下一步推动燃料电池在车用领域使用时,需解决两个问题——如何进一步延长燃料电池在车用工况下的使用寿命,以及如何降低用氢成本。
“降低用氢成本与制氢、加氢、储氢都有一定的关系,不仅是燃料电池这一专业领域的事情。”徐梁飞表示,需加强与行业、企业交流,共同推进氢能燃料电池的研究。(完)
记者寒冰报道 还有一个月将满28岁的利瓦科维奇身高只有1.87米,在 ➠门将之中处于劣势。但并不妨碍这位来自高知家庭的门将 ☻,在世界杯 ❤上青史留名 ♍。当老迈的克罗地亚被日本队拖入点球大战,正是他挺身 ✌而出,连续扑出南野拓实、三笘薰和吉田麻也的点球,力保克罗地亚 ❌队史第三次进入世界杯16强,也成为继2006年葡萄牙的里卡多 ⏬,以及2018年同胞前辈苏巴西奇之后,世界杯历史上第三位单场 点球大战三次扑出点球的“门神” ✊。赛后,他毫无悬念地当选本场最 佳,克罗地亚也看到了另一位扑点专家的诞生 ♓。万博手机版3.0
这些年 ⛄,我们的生活中陆续出 ❤现了无糖可乐、无咖啡因咖啡、没有肉的人造肉等一系列产品,创新 ⛷的同时也都收到褒贬不一的评价。
本报记者 吴之璠 【编辑:程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