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界
2025 年 5 月 12 日,东方妍美(成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挂牌,独家保荐人为建银国际。这家专注于再生医学医疗器械及特医食品研发、生产及商业化的医疗健康企业,此次冲刺港股 IPO 备受关注。
东方妍美成立于 2016 年,经过多年发展,已构建起较为丰富的产品组合,涵盖再生医学材料注射剂及再生医学材料医用敷料及补片两大产品线。
在再生医学材料注射剂方面,公司拥有 13 款主要候选产品,均属第三类医疗器械。其中核心产品“童颜针”专为治疗鼻唇沟皱纹而设计。目前,该产品已成功完成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并于 2024 年 11 月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治疗鼻唇沟皱纹的注册申请,预计将于 2025 年下半年早期完成国家药监局注册,随后启动商业化进程。
在再生医学材料医用敷料及补片产品线中,公司有 7 款产品已获得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批准,还有一款用于乳腺癌术后《凯发k8国际》乳房重建的产品处于临床前阶段。
特医食品业务板块,东方妍美拥有两款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产品,另有七款在研候选产品。
从营收数据看,2023 年东方妍美的营收为 1288 万元,2024 年增长至 1452 万元,同比增幅 12.7%,但整体规模依然较小。而在盈利方面,公司面临较大困境,2023 年净亏损 6350 万元,2024 年净亏损进一步扩大至 6938 万元 。
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高额的研发开支、销售及分销开支以及行政开支。
招股书显示,2023 年和 2024 年公司研发开支分别高达 4572.6 万元和 4495 万元,占当年亏损总额的比例较高。同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 2024 年攀升至 123%,流动比率仅为 0.3 倍,财务压力显著。在持续亏损下,公司净资产由 2023 年末的 3230 万元降至 2024 年末的 - 3708 万元 。
从收入结构来看,2024 年来自医药中间体、面膜、其他医疗器械及其他食品类产品等其他非核心业务产品收入达到 755.1 万元,占比为 52%,是公司当前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再生医学材料医用敷料及补片销售在 2023 年和 2024 年的收益分别为 360 万元及 360 万元,占总收益的比例分别为 27.9%及24.9% 。
目前公司资金压力较大,招股书显示,不计算上市募资,现有资金仅能维持 16 个月运营。通过港股上市,公司可获得宝贵的资金支持,用于核心产品 XH301 的开发与注册、其他再生医学材料候选产品及一种再生医学材料敷料及补片候选产品的开发及注册等关键项目,缓解研发与生产的资金压力。
港股作为连接内地与全球资本的重要枢纽,能为东方妍美打开国际化窗口,上市后有助于借助资本市场资源加速国际化布局 。
技术转化风险:尽管公司创办人张新明在制药行业拥有近 30 年经验,但公司多数候选产品仍处于临床前或早期研发阶段,从研发到商业化产品的转化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存在研发失败可能。
商业化能力待验证:2024 年合计收入仅 1452 万元,且 70% 依赖经销商渠道。在医美机构主导的市场中,如何建立品牌认知、搭建医院渠道,提升产品商业化能力,将是公司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
总体而言,东方妍美此次冲刺港股 IPO,是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虽然公司面临诸多挑战,但再生医学赛道的广阔前景以及公司在产品研发上的积累,也为其未来发展带来一定机遇。后续其在产品注册、商业化推广以及应对市场竞争等方面的表现,将决定其在资本市场的命运。
责任编辑:王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