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涛宏观笔记
中国企业通过首轮贸易摩擦的历练已积累了一定应对经验,正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化解新一轮关税政策带来的冲击。
文:国金宏观宋雪涛/厉梦颖
近期,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似乎暂时得到了缓解。在“对等关税”暂缓90天期间,特朗普政府一直积极在与印度、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家积极开展贸易谈判。其中,美英贸易谈判在本轮磋商中进展最为迅速,英国率先达成协议。5月8日,特朗普政府于华盛顿正式公布了英美贸易协定框架文本。
中美两国在瑞士举行贸易谈判后,共同发布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根据声明内容,美国将保留对华商品10%的对等关税,同时暂停实施另外24%关税,暂停期限为90天。自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加上
20%的芬太尼关税,美国已
累计对中国商品加征了30%的关税。
然而,在贸易协定正式达成之前,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这种高度不确定的贸易环境下,中美两国的上市公司是如何看待关税问题?
一、中美上市公司财报的含“税”量
截至5月5日,共有5516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其中41家公司在报告中提及“关税”一词。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为主)、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为主)、汽车(汽车零部件为主)、轻工制造(家居用品为主)、家用电器和电力设备等行业。
同一时期,美国上市公司提及“关税”(Tariff)的频率显著高于中国上市公司。在发布第一季度财报的1185家美国上市公司中,有276家公司明确提到“关税”;而在举行财报电话会议的1809家公司中,提及“关税”的公司数量更是高达710家。
这些提及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细分行业:(1)测量、分析及控制设备,照相、医用及光学制品,钟表;(2)电子设备及零部件(不包括计算设备);(3)工业及商用机器和计算设备;(4)化工制品。
总的来看,在本轮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上市公司财报里的含“税”量要明显高于中国上市公司。
二、中美企业对待“关税”的态度
中国A股上市公司对关税的态度呈现出明显的行业分化。态度偏“负面”的公司有24家,态度偏“正面”的公司有13家。具体来看,态度偏“正面”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和电子行业,态度偏“负面”的公司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和汽车行业。
对关税态度较为乐观的上市公司主要分两类。
第一类是已经提前在海外布局生产基地,并成功构建了多元化的市场格局。
第二类则是认为近期贸易形势的变化将可能引发国产替代效应,从而推动国内产业自主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相比之下,对关税持悲观态度的公司往往具有较高的海外营收占比,并且美国是其重要的市场之一。由于出口受到关税影响,这些公司的营收出现下滑,同时还承担了部分关税,导致利润下降。
在面对挑战的当下,中国企业积极通过完善全球供应链体系来缓解关税风险。
与中国上市公司不同,美国上市公司对关税问题普遍持较为悲观的态度。
在美股一季度财报中,171家美国公司对关税持负面态度,仅有10家公司对关税持正面态度,其余公司则持中性态度。从行业分布来看,负面态度主要集中在电子设备及零部件、工业及商用机器和计算设备、化工制品等制造业领域。
在财报电话会议中,对关税偏负面态度的公司数量有353家,而持正面态度的企业有91家。负面态度依然集中在电子设备及零部件、工业及商用机器和计算设备、化工制品,以及测量、分析及控制设备等制造业。
对关税持乐观态度的美国公司,原因各不相同。
一些公司计划或者已经提高售价,将关税带来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西科国际,一家专注于耐用品批发的企业,已经采取包括提高价格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关税带来的影响。
纽威公司(Newell Brands),从事橡胶及其他塑料制品生产的企业,也通过调整价格来缓解关税风险。
豪迈航空航天(Howmet Aerospace),一家初级金属行业的企业,计划通过成本转嫁机制将与关税相关的成本转移给客户。
另一些公司的产品被列入关税豁免清单,因此认为关税不会对其2025年的财务报表产生影响。
联邦信号公司旗下的众多产品在运输工具行业中属于关税豁免的范围。
还有些公司是关税政策的受益者。
美国铝业2025年Q1净收入显著增长,主要受益于铝土矿和铝产品的价格上行。
相比之下,对关税持悲观态度的美国公司则面临着诸多挑战。
其中一部分跨国公司提到,关税的高度不确定性使他们难以制定有效的商业计划。
EverSpin Technologies,一家电子设备及零部件的企业,表示贸易政策的持续不确定性使得公司与合作伙伴及客户的短期和长期战略规划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在招聘、产品战略、资本投资、供应链设计以及地域扩张等关键决策方面。
另一部分公司担心新的关税政策或贸易限制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和延误,进而对材料成本和生产流程产生负面影响。
Nurix Therapeutics,一家从事化工行业的企业,认为贸易限制所引发的供应链中断和延误可能会对材料成本和生产流程带来不利影响。
Arts Way Manufacturing,一家工业及商用机器和计算设备行业的企业,已从部分供应商处收到未来需要承担部分关税费用的通知,并预计这些关税将对其毛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其他国家可能采取的报复性措施也将对公司的业务造成冲击,并导致成本上升。
电子设备及零部件制造商谐波(Harmonic)披露,其部分欧洲客户正接受当地海关部门对进口产品关税分类的核查。由于各国进口关税政策存在差异,若产品被重新归类至更高税率的关税科目,可能导致企业运营成本上升,进而对公司财务表现造成负面影响。
总体而言,此次贸易战在美国上市公司中引发了显著忧虑,而中国企业通过首轮贸易摩擦的历练已积累了一定应对经验,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化解新一轮关税政策带来的冲击。这也反映在两国股市的走势上,与4月2日“解放日”相比,SP500指数的最大跌幅为12.1%,而沪深300和上证指数的最大跌幅则为7.6%。
风险提示
部分企业并未在一季报和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及关税,导致统计结果有偏差;FinBERT模型和人工矫正存在难以避免的误差;企业对关税的态度和一季报以及财报电话会议中的表述存在偏差
+
责任编辑:凌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