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宁5月15日电(张广权)近日,“关爱地贫·公益随行”地中海贫血防治宣讲进校园活动在广西医科大学武鸣校区举行。
活动由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党支部、广西医科大学《金沙官方登录入口》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红十字基金会、南宁市阳光雨露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
活动通过科普宣讲、互动问答、公益献血等形式,吸引500多名师生及社会人士参与。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广泛分布于东南亚。中国广西、广东、海南等南方地区亦为地贫高发地。广西于2010年在中国率先启动《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计划》,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广西已实现重型地贫胎儿零出生(低于0.3/万)的目标。
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许海东在致辞中表示,地中海贫血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此次活动通过多部门联动,旨在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真正让防治意识深入人心。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刘容容以《地中海贫血防治进展》为主题,结合广西地区高发案例,系统介绍了地中海贫血的遗传机制、临床表现及最新诊疗技术。她表示,通过基因筛查和产前诊断,可以预防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同时也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根治重型地中海贫血。
活动还围绕“加入中华骨髓库,传递生命新希望”主题,详细解读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流程、意义及社会价值,呼吁青年学生积极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现场,志愿者代表还上台介绍了打造“爱的地贫线”地贫儿童四维赋能支持网络品牌志愿服务项目。
在互动问答环节,参会师生围绕地中海贫血的遗传、造血干细胞捐献条件及公益项目参与方式等问题展开讨论。专家团队针对提问逐一解答,并现场发放科普手册及宣传资料。
近年来,广西不断加强对现存重型地贫患儿的治疗和救助,积极推进造血干细胞移植、药物治疗、基因治疗等。作为广西地贫防治中心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发起组建和参与设立亚洲地贫防治协作网、中国—东盟地贫防治国际培训中心,面向东盟等国际地区提供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等。截至目前,已为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13个国家的1000余名地贫防治人员提供培训。(完)
因热爱足球金沙官方登录入口
该公园建设以生态修复与保护为核心,结合森林风景资源基础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措 ♓施和景观营造策略,妥善处理森林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促进森林 ♋保护与利用的完美平衡 ⚾,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调节当地气候、净化 ⛶城市空间、美化城市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 ♑,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在公园80%以上面积栽种植物,并充分 ⌚发挥生态草沟、调蓄池、下凹绿地等生态空间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 ⏲缓释作用,实现防汛防涝、净水蓄水的城市管养功能。
本报记者 青之炎 【编辑:汉灵帝 】